福州漆艺博物馆

+收藏:http://fzqybwg.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文化个人的推广
2012-07-15    浏览(384)    作者:福州漆艺博物馆    来源:福州漆艺博物馆 官方网站

宫巷24福州漆艺博物馆 

不只是博物馆,还要做产业的修复者

  文/吴文柏

宫巷24号四进三纵的老宅,完整存留了明清结合的建筑风格,作为福州古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是游览“三坊七巷”必看的景点。明末,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设大理寺衙门于此。清道光年间,林则徐次子林聪彝购得此屋,用心修缮,供林氏后人世代居住。现在,到这里参观的游客除了欣赏道地的明清建筑,还可以了解福州脱胎漆器的文化、历史和工艺,并亲眼得见从清代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2011年国庆,福州漆艺博物馆在这里揭牌,宣布对外开放。

 

胡韬是福州漆艺博物馆馆长,她的爱人出身世代从事漆器制作的工艺世家,受他影响,她也对福州脱胎漆艺热爱极深。过去的二十年里,当福州寿山石日趋受到关注并红火起来,这对夫妻一直致力于鲜少有人关注的福州脱胎漆器以及漆画的收藏。他们的藏品中包含了许多宫廷珍品与海外回流的极具价值的清代脱胎漆器佳作,其中不乏出自“福州脱胎漆器鼻祖”——沈绍安之手的孤品。

 

即便是在当下的艺术品市场,漆器仍然是收藏门类中的冷门。胡韬一方面庆幸于他们常常能以不高的价格拍下颇具价值的漆艺作品,一方面随着收藏与了解的日渐深入,又为当下人们对于漆艺的普遍忽视而日渐忧虑。福州脱胎漆器曾与北京景泰蓝和景德镇的瓷器并称中国工艺“三宝”而享誉海内外;而如今,在漆艺作品黯然拍场的背后,是整个漆艺产业的没落,以及大众对漆越来越陌生的情感。

 

胡韬向我们展示了一套清中期的脱胎漆器文房四宝,气质品相不凡。两百多年过去了,依然光洁如新。曾有一位老艺人见了它,啧啧大赞其美,而后却眼含泪水——上面的一道“印锦”工艺如今已经失传,哪怕是现存最具资格的老艺人也无法做出这样精细的作品。而今天,即便是福州本地人,知道脱胎漆器的也并不多,更不用谈对它有多少了解。兴趣的寡淡,再加上学习漆艺所必须经历的漫长且缺少经济来源的学徒期,让年轻人对这门传统工艺敬而远之,现存工艺的传承也因而濒于断裂。凡此种种,导致了围绕脱胎漆器而形成的整个漆艺产业日暮西山。“不是发扬光大,而是抢救”,她这样谈论漆艺及其相关产业目前的处境。

 

出于热爱,胡韬和她的爱人觉得应该为漆艺做点事情。开一间漆艺博物馆,将多年来的私藏分享于众的想法在他们的讨论中日渐成形。恰巧逢上了福州“三坊七巷”改造保护项目的工程开发,胡韬夫妇的收藏让同样有志于漆艺保护与推广的政府部门叹为观止,福州漆艺博物馆于是应运而生。

 

福州漆艺博物馆的主体分为清朝馆、民国馆和解放馆三个展厅,分别展出各个时期的脱胎漆器佳作。此外,在这里同样能够看到不少优秀的漆画作品(漆画是由传统漆艺衍生而出的独立画种)。胡韬说,福州漆艺博物馆要做的主要有四件事。一是通过日常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州脱胎漆器的美及背后的历史;二是组织具有参与性的活动,修复民众对于大漆的情感;三是举办学术性与技艺研讨活动,助力漆艺的保护、传承乃至发展;四是探索博物馆功能的放大,通过引导与漆艺相关的收藏行为,带动整个漆产业工业链的修复。此外,胡韬的爱人领了一班艺人,致力于脱胎漆器历史上经典作品的还原与重现。他们希望这项工作能对脱胎漆器的工艺传承和传播有所帮助。

 

得益于成功的选址策略,入驻林聪彝故居,使福州漆艺博物馆成为游客游览“三坊七巷”的必看景点。“博物馆+名人故居”的组合模式,让福州漆艺博物馆充分分享了三坊七巷的游客资源而赢得更多的潜在受众,所有“三坊七巷”的导游也都接受了漆艺博物馆展品参观环节的讲解培训。到目前为止,博物馆的参观人流量是让胡韬感到满意的。而包括中央美院与四川美院在内的不少专业美术院校,均接受了福州漆艺博物馆在学术和技艺交流上的合作邀请,相关的活动将陆续推出。尽管开馆不过数月,可以说,福州漆艺博物馆的工作已经得到了来自政府、学术界、收藏界和大众的初步认可。

 

不过,同当下许多民营博物馆一样,生存问题同样困挠着福州漆艺博物馆。目前,福州漆艺博物馆包含安防、员工工资在内的日常开销,大部分是依靠胡韬个人的其他事业“供养”。而如何依靠博物馆自身的运营回收成本,胡韬表示,与她大部分同行一样,她目前也没有想到好的解决方案。不过,“在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上,人是不会计较得失的”。即便每个月都要面对一份亏损账单,她仍旧乐意坚持。在胡韬身上,我们同样看到了许多民营博物馆人都具有的那种使命感。她更担忧与关心的是整个漆艺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对漆艺产业来说,正常的产业链应该是:专业院校作为上游,通过系统教育培养专业人才;专业人才毕业之后,通过他们的文化和理念辐射整个业态,让漆艺朝高精尖的方向发展;而后推动作为收藏门类的漆艺引起收藏群体的关注,再返向激活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而目前的情况是,国内院校只有极少数开设了漆艺专业,且大多是作为选修课开设。另一方面,由于整个产业的没落,少数漆艺专业毕业出来的人才很难寻得专业对口的工作。如果把漆艺产业比喻为一条河流,它正日益陷入沦为无源之水的境地。

 

胡韬和她的爱人希望能够尽量放大博物馆的窗口作用,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收藏群体关注漆艺,进而激活上游产业环的复苏。博物馆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是他们目前仍在探索的事情。胡韬透露,目前他们正在考虑如何通过拍卖这一艺术品市场中心平台影响核心收藏群体。

 

对于未来,胡韬的态度倾向于乐观。她相信随着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日渐重视,民营博物馆终将走出生存困境。一切只是需要时间。对于福州漆艺博物馆来说,更重要的是,一个产业的修复所需要的远不只是一间民营博物馆;作为第一个扛起旗帜的机构,他们希望包括政府、院校、收藏界在内的各方都能参与其中并有所作为,形成合力,让漆艺的光辉不仅仅是书写在历史上。

 

 

标签:漆艺,脱胎,博物馆,修复者
分享: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